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正大动态 > 正大动态
一年新开544家店,就算是海底捞也受不住啊
3月23日港股收盘后,海底捞宣布2020年财报。年报显示,公司2020年的营收为286.14亿元,同比增进7.75%;归母净利润为3.09亿元,同比大降86.81%,与公司在3月初宣布的盈利预警大致相符。
在财报中,海底捞方面示意业绩下降的主要缘故原由是疫情发作后全球各国家区域对消费场所实行的限制。
这显然不是一份让人异常知足的财报:和2019年相比,海底捞的净利润从23亿元跌到3亿元,少赚了足足20亿。但与此同时,海底捞依然保持着超高的开店速率,从2019年底的768家扩张到2020年底的1298家,其中中海内地有1205家。在疫情痛击餐饮界的这一年里,海底捞开足马力,新开了544家店,净增530家,平均天天有1.49家新门店开业。
由于海底捞在3月1日宣布了“净利润将下跌近九成”的盈利预警,在年报正式宣布后,二级市场回响较为清淡,停止3月24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下跌1.57%,收于53.4港元,市值为2830.2亿港元。
主旋律:开店
餐饮界在2020年受到的袭击是公认的——国家统计局宣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天下餐饮收入为39527亿元,同比下降16.6%。
海底捞在疫情时代的彻底歇业时间长达40余天,直到2020年3月12日,旗下部门区域的部门门店才陆续恢复营业。在2020上半年,海底捞的营收为97.61亿元,同比下降86.8%;随着疫情得以控制、门店恢复正常营业,海底捞在下半年的营收到达188.54亿元,同比增进26.84%。
在门店无法开业的日子里,海底捞发力外卖营业:年报显示,外卖营业在2020年的收入到达7.18亿元,同比大增60%。不外外卖的作用有限,占总营收的比例仅为2.5%。
海底捞的收入增进,依旧是靠开新店驱动的。新店带来的营收对冲了疫情带来的部门压力,成为增进的主要动力。
不仅在开店,而且开的速率还越来越快:海底捞在2018年、2019年、2020年的净增门店数划分为198家、302家和530家——你可以很显著感受到拓店速率的提升,光是2020年下半年就新开了363家店。
二三线都会是海底捞现在的重点发力区域。在这一年里,一线都会、二线都会、三线都会的净增门店数划分为65家、167家和257家。
这个速率还将保持下去。在3月24日的财报电话会上,海底捞方面透露,预计2021年的新增门店数为400余家。
凭着这个劲头冲下去,海底捞门店数的天花板在那里呢?西南证券曾在研报中预计,根据海底捞在成熟市场的开店密度与天下购物中央的数目来盘算,这个暖锅品牌的最终开店空间可达3100家;国信证券给出的预估则在2100家~3000家之间。
隐忧:人力不足、副业难搞
高密度的开店节奏之下,海底捞的压力也在增添:成本上升、翻台率下降。2020年,海底捞的平均翻台率从4.8次下降到3.5次,同店翻台率从4.9次下降至4次。
好新闻是,客单价依然坚挺——2020年的平均客单价到达110.1元,同比增进4.66%。不外在这一年里,海底捞曾因涨价而上了热搜,最终因消费者反弹强烈而发通告致歉、选择其他方式转嫁成本。
一年新开了544家店,成本压力不容忽视。2020年,海底捞的人力成本、折摊和财政成本等项目占比显著上升。
在这一年,海底捞的员工总数突破13万人,员工成本(包罗薪金、人为、津贴和福利)到达96.76亿元,占比到达33.8%,同比上升了3.72%。按此盘算,海底捞的平均员工成本(包罗上述四项)为年薪7.38万元,显著优于行业内其他餐饮品牌。
此外,从2020年三季度起,海底捞还周全提高了中国大陆门店一线员工基本人为的尺度,包罗计件人为单价及员工底薪尺度。凭证天下差异都会情形,基本人为尺度调整为每月增添200元~1600元不等。
海底捞在财报中坦言,2020年公司谋划业绩下滑,下半年亦泛起员工人手欠缺的征象。出于激励员工的角度,治理层提升了一线员工的基础人为,“这相符公司一以贯之的价值观,辅助员工实现‘双手改变运气’”。
不外,根据2021年要新增400 门店的预估来看,员工人手欠缺问题可能将随同海底捞很长一段时间。
此外,海底捞的隐忧还在于主品牌之外的“第二个爆款”。2020年,海底捞通过收购、内部孵化等方式,不停在暖锅之外举行多种餐饮副牌的探索。在搞副业这件事上,海底捞的主要思绪是内部赛马、员工创业,以SKU较少的快餐业态为主(详细品牌可参照下图)。
海底捞关联公司及营业,图源西南证券
但凭证海底捞方面在3月24日电话会上的透露,现在新业态实验方面没有太大的希望,规模都较小。
正如海底捞首创人张勇在2020年终的一次行业分享中所言,“我的建议就是别学海底捞了,我们现在照样一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