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正大动态 > 正大动态
一年进账15亿,这家海内最大融合菜品牌要赴港
最近几年,港股餐饮板块的“常青树效应”可以说延续获得验证,投资价值不停凸显,也由此成为众多餐饮企业上岸资源市场的首选,不停涌入重磅玩家。
克日,又一内地餐饮巨头——绿茶餐厅母公司绿茶团体(以下简称:绿茶)正式递表港交所,花旗与招银国际任其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停止现在,绿茶餐厅共拥有185间餐厅,笼罩中国17个省份,4个直辖市及3大自治区。以2020年的收入和餐厅数目计,绿茶餐厅是中国第四大休闲中式餐厅,也是海内融合菜赛道最大的休闲中式餐饮品牌。
同时,绿茶本次IPO拟募资约15.5亿港元,以扩展公司餐厅网络及建设中央食物加工设施等,并已详细设计于2021年开设约60间(其中5间已营业)新餐厅,于2022年和2023年每年开设80至100间新餐厅。据此,绿茶餐厅的体量还将在3年内翻倍。
而抛出这份“战报”的绿茶,事实资质若何?其未来扩张的支持逻辑又在哪?
谋划韧性仍在,业绩层面或短期承压
整体业绩方面,得益于餐厅网络的扩张,2018年-2019年,绿茶焦点财政数据快速提升,划分实现营收13.11亿元、17.36亿元;净利润0.44亿元、1.06亿元;谋划性现金净额2.09亿元、3.86亿元。而2020年,绿茶营收降为15.70亿元,利润亏损5526.2万元,谋划性现金净额滑至2.72亿元。
背厥后看,首先,疫情对绿茶业绩发生的影响不言而喻。绿茶的营业以线下业态为主导,2020年,绿茶餐厅谋划收入、外卖营业收入划分为13.37亿元、2.32亿元,收入占比划分为85.1%、14.8%。且绿茶在市场拓展上至今不接受加盟,执行直营模式,资金接纳周期相对更长,叠加疫情承压,绿茶2020年新开设餐厅数目为23家,较前两年有所下滑。
但努力的是,我们看到,剔除非经常性因素的影响后,绿茶2020年保持正向盈利。招股书显示,绿茶2020年以股权结算的股份支付用度约4277.1万元,与稀奇股息相关的预扣税开支为2700.3万元,公司经调整后净利润(未经审核)实为1556.2万元。讲述期内,绿茶餐厅人均消费金额不停攀升,由2018年的54.8元增至2019年的58.4元,并进一步增至2020年的61.3元。
立在当下,线下业态生长的最大阻碍疫情因素逐渐晴朗,行业回归常态。直营模式经由市场验证,对食物平安、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自动权更大,在确立尺度化和掌握新一代消费主力上更具优势,为企业的耐久稳健生长提供出更多保障。而且,疫情打击下,绿茶的经调整后净利润始终为正,人均消费金额稳中有升,亦在某种水平上展现出头部企业的谋划韧性。有理由以为,绿茶的业绩或为短期承压,后续将逐步重返升轨。
多重因素共振,有望再造“一个绿茶”
至于扩张战略,分两个维度来明晰:
行业层面,对标同期的美国、日本,中国餐饮企业谋划模式仍“小散乱”,连锁餐厅在餐厅数目、市场份额方面具有较大的扩张潜力。按品类划分,中式餐饮一直维持中国最受迎接菜品种其余主导职位,休闲中式餐饮又在这一领域逐步成为主流。据灼识咨询,中国休闲中式餐饮市场份额将在在2024年到达5711亿元,占中式餐饮总收入的比例不停提升,预期于2024年进一步增至17.3%。
而竞争名目来看,中国休闲中式餐饮市场高度涣散,前5大品牌仅占3.8%的市场份额,其中绿茶餐厅2020年的市占率仅为0.5%。随着休闲中式餐饮行业的规范化、资源化以及收入占比的提高,无疑存在集中度提升空间,更多市场盈利或将流向头部连锁企业,绿茶有望从中受益。
与此同时,随着年轻消费主力的迭代等,餐饮品类的用户粘性愈难培育,包罗海底捞在内的头部企业均泛起翻台率下降的问题。绿茶餐厅而言,受疫情影响2020年整年的翻台率为2.62次/天,而2020年下半年,翻台率恢复至3.14,高于九毛九,低于海底捞。相比之下,扩张逐渐成为更高效的生长方式,对业绩体量提升起到至关作用。
尤其,随着消费升级与扩容等,餐饮行业在下沉市场收割流量已经成为事态。现在,绿茶餐厅主要笼罩一、二线都会,其中41家、25家、23家位于北京、杭州、深圳,也意味着,其在下沉市场尚有很大的生长空间。
公司层面,绿茶餐厅坚持直营模式,现在已确立高度尺度化及可拓展的营业模子。详细而言,其接纳中央厨房的模式举行统一采购、加工菜品,再向分店举行统一配送,并同时通过第三方加工与采购的模式组成天真组合,保证菜品的供应和稳固的同时,实现成本管控。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尺度化和规模往往呈正相关,即为扩张乐成与否的要害因素。因此,绿茶餐厅已具备扩张的先决条件和优势,进一步佐证开篇提到“体量翻倍”路径的合理性,一同支持其中耐久生长的高生长性及能见度。
下一篇:万字长文详解中国创投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