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正大动态 > 正大动态
40岁放弃创业,我在长白山教白领当木匠-商品期
能感受到四序转变的落地大窗、挂满了尺子、锤子、锯子、凿子等工具的墙,这座印着“原木生涯”首字母缩写的灰色屋子,在长白山脚下、被群山和松花江围绕。
这是一个开在村子里的木匠坊,却吸引了不少都会年轻人前仆后继地来学木匠。
「后浪研究所」的一篇文章中()提到,2017年,尚在长沙开软装事情室的李野野,就是在这里结识了她的另一半——正好辞掉了在北京央企朝九晚五的事情,也到这家木匠坊来学习,这才有了后续两小我私人在海岛上刷新家园的婚后生涯。
长沙、北京的双向奔赴。这家木匠坊,到底有什么致命的魅力?
木匠坊的主人是50岁的陈大勇。是个半道出家的木匠。
大学结业后,陈大勇在沈阳做过社区医院里的医生,当过销售。30岁这年,他成了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8年创业,赚到了些钱,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脂肪肝、肾结石、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事业也走向了下坡路。
找不到偏向,心也静不下来。无意中看到的美国木匠、修建师中岛乔治的纪录片,那种打造艺术品的“诗意”,让陈大勇发生了新的憧憬:做木匠,过悠闲有缔造力的生涯。
38岁的陈大勇成了木匠坊里的“高龄”学徒。两年后的2014年,在媳妇儿的老家——有林场、水好空气好的吉林省靖宇县*参场,陈大勇确立了原木生涯木匠坊,成为了一名全职木匠。这一年,他40岁。
简约而有个性的作品、景物优美的村居生涯,通过社交媒体账号上的流传,陈大勇的订单源源不停。一起涌入的,尚有想找他学艺的多数会年轻人。2016年,陈大勇开设了木匠培训,算下来,至今收了有近600名学员。
在村子里做了快10年的木匠,陈大勇以为已经离不开这儿了。有一些徒弟也留了下来,开小卖铺、做咖啡馆……让村子有了新的生气。
中年转行、靠手艺赚钱是种什么体验?凭什么木匠坊能吸引了这么多年轻人?「后浪研究所」和陈大勇聊了聊。
以下是他的讲述。
01 木头很容易让人镇静下来
原木生涯木匠坊是我在2014年确立的,在吉林省靖宇县*参场。
这里被群山和松花江围绕,远处就是长白山天池,以是我常对别人说,我们住在长白山的脚下。村子很静,夜里只能听到几声狗叫,天上星星稀奇亮,北斗星直立在房顶,旁边就是长长的银河。
来过木匠坊的人有许多,算下来,有快要600人。
他们靠山差异、文化差异、岁数也差异,有程序员、先生、公务员,有学修建设计的、有做土木匠程的,也有医生。他们通过原木生涯相互熟悉,现在漫衍在天下各地,就跟大学校友一样,我想着等我退休了,都可以到天下各地召集一些学员们坐下来聚聚。
来木匠坊学习的学员,情形都有点像。一种是生涯渺茫的,好比在多数会打工的白领,由于压力大,就想换种自己能做主的生涯,哪怕收入不高,但可以自己支配时间;一种就是身心疲劳的,想找个能缓解这种情形的事情做;尚有一种,就是设计、美术、修建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由于现在大部门高校都没有木匠坊,他们有些课程着实是需要实操的,以是他们就会来我们这体验。
这里没有统一的开课时间,学员们随到随学,可以选择成为短期学员,也可以成为1个月以上的耐久学员。也没有牢固的教学内容,而是凭证小我私人需求来定制课程,好比一个耐久的学员未来想开自己的木匠坊,那我们就会教他整个木匠坊的操作流程,做器械的思绪,基本功的演习,机械的平安维护与操作,甚至是若何宣传自己等等。
学员们的事情和生涯,都在一个大院子里。他们愿意干就在木匠坊里干,干累了也可以回到后院休息。业余时间,还可以待在木匠坊里玩玩木头、鼓捣木头。时间不限,24小时都开,横竖别太晚,由于第二天还得早起干活。
木匠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职业,以着手为主。
前期的教学,一样平常由我徒弟完成,教他们一些基础入门的器械。后期会由我来带,随着我一起做订单,一起事情。就像当初我学习拜师时一样,师傅干活的时刻,徒弟在旁边摒挡工地,也可以帮着做一些辅助性的事情。再之后,就是第三个阶段了,徒弟可以自力地做一些器械,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研究、谈论。
每当徒弟在这待了两年,我就会强迫他们脱离。由于在这儿呆得太久,我以为就是在虚耗他们的时间。究竟学的都差不多了,也不能耐久无偿地做奉献。我信托他们能自力地生涯,去缔造自己的价值。
固然也有个破例,我们木匠坊的二师傅,之前在我们这学了5、6年,基本上天天到这来,自力地做组子灯。着实他有条件确立自己的木匠坊,然则他喜欢我们这个大环境,以为木匠坊人多,有气氛,他干得开心。现在他也在帮我带徒弟,减轻了我的教学压力。
木头着实是很容易让人镇静下来的,是一个很解压、很治愈的器械。看着天南海北的人由于木头聚到这里,成为我的徒弟,我有一种深深的成就感与幸福感,这在以前都是不太有的。
02 中岛乔治也是个木匠,但他很“诗”
大学刚结业的时刻(在沈阳读的大学,今后也一直在沈阳生涯),我本想着自己能当一个很优异的外科医生。但那时,给我分配的单元并不理想,一个区级医院,是全班最差的一个。2000年,我就脱离单元,做了销售,但也跟医药、医疗器械相关。
做销售要求外向爽朗善谈,明白处置关系外交,到现在我都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尤其是在酒桌上,要说什么样的话,或者忖度更庞大的人际关系,我都不善于。他们说有一种社交恐惧症,我以为我身上多若干少会有这器械。加上跟同岁数人之间总有(收入的)差距,以是我越做越累。
估量许多人都市有“自己做老板能相对自由一点”的想法,我也想逃去职场上人际关系的压力。以是30岁之后就不想在公司打工了,自己创业,围绕着互联网去赚钱。收入很不稳固,有时刻甚至比打工艰难。然则捉住时机就可以赚到钱,靠着这些钱,我买了房、车,也有了孩子,跟我的同砚基本上看齐了。
我的身体却逐步泛起了问题。耐久在电脑眼前事情,导致我身体过分肥胖,得了脂肪肝。甚至每年也许能犯4次肾结石。尚有腰椎病、颈椎病,肩周炎,到现在我颈椎后面尚有一个异常严重的增生。
和身体一起走下坡路的,是我的事业。创业8年,我已经挣不着昔时的钱了,谁人时期也许就是中年危急。
38岁,为了在家伺候有身的媳妇儿,加上想要休养身体,我处于半退休的状态。但那时着实很焦虑,由于你不知道要干什么,找不到偏向。纵然你有点钱,纵然你有许多的时间,纵然什么都不用做,心也是静不下来的。
最渺茫的时刻,我无意中看到了中岛乔治(美国木匠、修建师,也是20世纪家具设计创新*之一)的一个纪录片。内里有几个镜头稀奇美,家具做的美,修建也异常美。那时他已经老了,不做器械了。他就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他自己的一块地方,和在那里干活的木匠一起悠闲地喝咖啡、听音乐干活,尚有设计师会凭证差其余质料去设计家具。我又震撼,又羡慕。也看到了另外一种生涯方式。在我的印象里,木匠都是劳苦一生的。而中岛乔治,他也是个木匠,但他做的是艺术品,而且做的很乐成,很“诗”。
由于他,我突然有了想做木匠的念头。追寻他,过他那样的生涯。
正好我们楼下有个木匠坊在招工人,我就去了。但老板还不太愿意,由于我啥都不会。我跟他说,只要中午给我口饭吃就行,什么活我都醒目。木匠房里的两个师傅急着用人,就把我留下了。
就这样,我拜了两个师傅,在那儿随着他们学木匠。
一地鸡毛的「新消费」
由于我木匠做得挺好,老板想把我招成他的工人。那时我没想把木匠当成职业,只想着到我媳妇儿的老家,也就是现在这个村子——吉林省靖宇县*参场休养身体。
我们这村子景物稀奇好,以是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不想走了。但不能坐吃山空,就想着在这找个营生的手段。正巧我们周围全是林场,有许多奇新鲜怪的木头,那时刻国家还没有禁伐,加上我有手艺,就最先琢磨这些木头,实验做些器械。
由于村子里没有购置能力,以是我会在微博发一些我的作品,尚有一些生涯状态,试着把销售渠道拓宽,否则我在村子里一定是吃不上饭的。
一年下来,我的微博粉丝就涨到了1万。逐步的,许多人最先买我的器械,甚至抢着买。我就以为这事可以规模化地去做,在这个条件下,我决议确立木匠坊。
03 多数会的白领、大学生跑到这儿跟我学木匠
现实上,若是你有手艺的话,做一个木匠不需要太大投资。
我的木匠坊启动资金只有5万。那时我跟媳妇说,你给我5万,就能把这事儿计划起来。我的投入很低,就盖了一个塑料大棚,花了4000块钱,买了一些装备,花了不到3万。
不外木匠坊的后期投入就对照多了,由于总是泛起新的时机和挑战。好比林场要禁伐了,我就买了很多多少木头,囤木头。有木头了,就要有园地,我又盖了个厂。后期我们学员多了,地方容纳不了,逼着我买了一块地,重新建一个木匠坊。包罗我们后面的基建、修路……
前前后后算下来,我的投入得有100多万。以是木匠坊并不是很好的赚钱生意,它挣的照样一份辛劳钱,本质上是我自己建了一个园地,酿成一个手艺人,在自己的园地里给自己打工。
最早有人问我,“我这个岁数了,再学木匠还行不行?”我就会说,无论三十几、四十几或者快五十了,只要你想学,我以为都不晚。
但厥后,我都市劝他们不要感动。由于木匠自己的生计很艰难,只有手艺到达一定水平,才气真正在这一行业里生计。但这要履历很长时间的磨练,会很辛劳,也可能会悔恨。
刚转业的时刻,我能感受出来,有些同伙看我的眼神中似乎有一丝同情,以为你怎么混成这个样子?天天灰头土脸的干活,身上还埋汰。刚回村里的时刻,村里的老人也以为你是不是在外面生涯得欠好?
我曾经也会在乎这些外界的声音。但我媳妇稀奇支持我,她信托只要我能坚持,一定就能做起来。
也有许多年轻人,看了我的微博后想跟我学手艺。早先我都拒绝了。一是我不太明晰他们,多数会的白领、大学生跑到这儿跟我学木匠?二是这里的生涯条件不太好,好比农村的大炕,要几小我私人挤在一个炕上,尚有卫生间,都是旱厕,也没有沐浴的地,要到县城洗。
主要的是,我那时干木匠也就两三年,哪有资格收徒弟?我怕会让人以为你不靠谱,以为这是靠嘴去传销、洗脑的事情。
15年最先,订单多了起来,我一小我私人忙不外来,就想收两个徒弟。效果那时呼啦一下来了5个。有两个找到我这来:“你不是要收徒弟吗?我就随着你了。”甚至有的说:“我都已经告退了,我是由于你说能来这儿,我就把事情都辞了。”
都这样了,你说我能不把人留下吗?就收他们做了徒弟,不收费,还给他们提供生涯费,让他们能在这活下去。
厥后我着实没设施接纳这么多徒弟,就给自己定了限制,一年只收三个徒弟。若是想要来学手艺,可以加入我们的木匠培训,自己交些用度,在这里呆一周、两周、几个月都可以。若是后期尚有人稀奇想留在这儿,那就作为备用学徒,我既不收费,也不给生涯费,你愿意在这就在这,若是徒弟出师了,你再弥补上来。
木匠坊确立的第三年,这里群集了许多学员。但由于我们不是商业化运营,以是也没有财政,没有盘算过成本。学员们一起吃一起住,逐步就泛起经济压力了,小半年的时间都在入不足出。
甚至有些学员还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好比有的说,想做几把椅子直接带走,我说ok,连料带成本我一分钱都不要。尚有的说,我没有那么多钱,还想跟你继续学,你看行不行?我也会说行,由于我不会拒绝。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原则。
厥后,我就决议遇到不合理的要求要学会拒绝。也给自己定下了让学员们自己做事的准则,他们自己分工、协调,我都不介入,我就专心做订单。
04 打造一个像大理那样的村子
俗话说“四十不学艺”,但我以为这没什么。
我现在就是一个典型的手艺人,靠自己的手艺去赚钱,收入虽然不抵创业的时刻,但一定比我上班强。
做木匠和打工*的差异点就是自由,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时间,也不用再去纠结职场上难缠的器械,究竟跟木头打交道很简朴。
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以前给老板打工,始终会以为老板在占你廉价,做老板时的心态也一样,总以为下属没到达我的要求。但我现在更愿意自动去做一些事情,由于支出就是回报。
主要的是,我之前的病症逐步都消逝了,肾结石再也没有犯过,只是颈椎这块有增生的颈段,看起来照样有点“小罗锅”的样子。
在这个村子里做了快10年的木匠,我以为自己的事情生涯已经离不开这儿了。
我稀奇喜欢在农村的状态,这里环境好,空气、水都稀奇好。我以为在城里的那些同伙,都过得太悠闲了,亚康健的状态,着实不太好。轻体力劳动对身体是有利益的,至少未来我能活得比他们长。哪怕一事无成,身体打败了所有的对手,我以为也是一种胜利。
在城里,你越住高等的小区,人越不友善,往往由于一点小事就会闹得很不愉快。好比说我有小孩的时刻,晾个尿布就有人投诉,跟农村随性的气氛完全纷歧样。
只是由于事情性子,我常年被限制在村子里,想去哪都很难。以是近两年,我想拓展一下我的生涯圈子。
几周前,我在大理租了一个为期15年的院子,准备打造一个和吉林差异类型的木匠坊,就像一个群集地,人人在那里品茗、喝咖啡、谈天,再去学学器械做手艺,更偏商业化,体验性子的。
这个念头我在去年10月就有了,那时刚从大理旅游回来,我就构想着要在那里再建一个木匠坊。一方面是由于大理商业时机更多,这有许多民宿,许多诗人,可能会有家具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大理可以拓展我的社交圈子,让我看到外面的天下。
和大部门农村一样,近几年,我们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估量再过5年10年,这个村子就祛除了。
以是我也想让这个村子生长起来,让更多的年轻人到这来。好比我们正在和大学牵线,希望多一些大学实习基地能在这个村子里驻扎下来。今年五一我们木匠房也会开启“原木集市”,在村子里确立集市生态。
也有一些徒弟想要留在村子里和我一起生长,他们陆陆续续在村子里买下屋子。有徒弟在我们木匠坊里开设小卖铺,也有会做咖啡的徒弟,在村子里开了个咖啡厅,不只吸引了木匠坊的学员,也吸引了县里的一些人。这些能改善生涯,获取收入泉源的器械,我都是激励他们去做的。
无论若何,吉林省靖宇县都是我的焦点。我一定不会再换职业了,也不会脱离这。我希望以木匠坊为中央,打造一个像大理那样的村子,让愿意生涯在这村子里的、愿意靠手艺用饭的年轻人形成群落,从而动员村子的生长。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