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正大动态 > 正大动态
动力电池陷入「阵痛期」:博弈加剧,未到终局
在第二十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宁德时代、蜂巢能源、中创新航、亿纬锂能、欣旺达、瑞浦兰钧、捷威动力等动力电池厂商“大秀肌肉”,纷纷将自家最前沿的手艺创新功效逐一展示在天下级舞台的聚光灯下。
好比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欣旺达的闪充电池、蜂巢能源的龙鳞甲电池及L系列短刀电池、广汽埃安的弹匣电池2.0、中创新航的顶流圆柱电池以及瑞浦兰钧的问顶电池等,在续航能力、平安性、充电速率、成本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提高。
动力电池厂商越来越“卷”的背后,是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愈加猛烈。
凭证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同盟的数据,2023年3月,动力电池装车量位列前五名的动力电池厂商划分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市场占有率划分为44.95%、26.65%、10.28%、4.51%和3.86%。作为对比,在2021年3月,前五名划分是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中创新航和国轩高科,市场占有率划分为50.2%、12.5%、10.6%、6.4%和5.0%。
通过数据对比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正出现“白热化”趋势,市场名目一直处于转变之中;二是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动力电池厂商紧追不舍,并对行业霸主宁德时代造成下场部威胁。
事实上,通过手艺创新降低成本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动力电池厂商的普遍共识。现阶段,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手艺井喷期,随着动力电池手艺的快速生长、成熟以及规模化商用,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名目也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和重组。
01 动力电池“阵痛”
最近几年,随同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一起狂飙,使得动力电池厂商获得了*的关注热度。
两个缘故原由让动力电池厂商备受关注:一方面,动力电池的手艺创新在很洪水平上主导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走向;另一方面,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占有整车成本的40%至50%,动力电池厂商可以直接左右各家新能源汽车厂商的产物力以及交付情形。
不外,眼下的动力电池行业正在履历一场“阵痛期”。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同盟的数据显示,2023年3月,中国动力电池的产量和装车量划分为51.2GWh和27.8GWh,而一季度的产量和装车量划分为130.0GWh和65.9GWh。这意味着现阶段动力电池产量远远高于需求量,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征象。
而造成动力电池供大于求征象的直接缘故原由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势泛起了转折。
凭证乘联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一季度,海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31.3万辆,同比增速为22.4%。作为对比,在2021年一季度和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划分为43.7万辆和107.0万辆,同比增速划分为302.9%和146.6%。
相较于此前的狂奔状态,部门新能源汽车厂商的销量泛起了疲软迹象,好比在2023年3月,哪吒汽车的交付量为10087辆,同比下滑16.1%;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为7002辆,同比下滑54.6%;零跑汽车的交付量为6172辆,同比下滑38.6%。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源于多重因素,但大致指向了两个层面:首先是履历了三年疫情的糟蹋后,消费者对于宏观环境普遍不再乐观,因而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其次,由于特斯拉接连降价以及“国补”退坡,一部门消费者赶在2022年11月和12月提前锁定订单以享受国家最后的津贴,导致2023年的部门销量被提前透支。
蔚来首创人李斌曾果然示意,2023年上半年海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蒙受一定的压力,“一方面由于消费的提前释放,另一方面消费信心也需要时间修复。”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势泛起转折,一个伟大的难题被掷于动力电池厂商的眼前:若是降价,面临的成本压力将会陡增;若是不降价,又会晤临库存积压、产能过剩的风险。
率先有所行动的是宁德时代。2023年2月,宁德时代推出了一个“锂矿返利”设计,该项设计只面向理想汽车、蔚来、华为、极氪汽车等多家战略客户,焦点条款是:未来三年,一部门动力电池的碳酸锂价钱以20万元/吨举行结算,与此同时,签署“锂矿返利”设计的厂商需要将约80%的电池采购量承锁定宁德时代。
只管宁德时代董事长兼总司理曾毓群注释“锂矿返利”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推进、稳固与耐久战略客户的相同,但宁德时代现实上是接纳了自动降价计谋,不外,在打压了竞争对手的同时,也向外界通报了一个信号,即“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因此才急于与战略客户绑定产能。
针对宁德时代的“锂矿返利”设计,已有部门动力电池厂商举行“还击”。现在,蜂巢能源已推出10%降价设计,亿纬锂能明确示意将在利润上部门让利下游产业链,而且今年在动力电池方面不太追求更高的利润率。此外,国讯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等也推行了原质料价钱联念头制。
毋庸置疑的是,接下来,更猛烈的竞争会在动力电池厂商之间睁开,博弈将进一步加剧。
02 动力电池之困何以破解?
手艺创新是破解动力电池行业“阵痛期”的要害。
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而言,动力电池的手艺创新是评估产物力的焦点指标,甚至关乎一款车型的销量,但对于动力电池厂商而言,手艺创新的意义更为主要,其本质上是一场残酷的生计之战。
淄博烧烤,多数人只看到了热闹
动力电池厂商高度重视手艺创新的背后,一方面是手艺创新有利于带来更多的增量市场,而另一方面是*缔造出革命性手艺的动力电池厂商,将会在新能源浪潮中占有先机,掌握自动权。
动力电池手艺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偏向:一是质料创新,好比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固态电池;二是工艺创新,好比通过改更改力电池结构或形态来提升能量密度及平安性。
但在质料创新尚未取得突破际,动力电池厂商主要是针对动力电池结构等工艺举行创新,以提高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快充速率以及平安性。
好比宁德时代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正式公布了凝聚态电池,其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兼具高比能和高平安特点,并可快速实现量产。
凝聚态电池聚合了包罗超高比能正极、新型负极、隔离膜、工艺等一系列手艺创新,使之既具有优异的充放电性能,又具备高平安性能。
不外,对于凝聚态电池的手艺原理,宁德时代释放的信息并不多,凭证已给出的信息,是针对超高比能化学质料的电化学反映转变,接纳了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构建微米级别自顺应网状结构,调治链间相互作用力,在增强微观结构稳固性的同时,提高电池动力学性能,提升锂离子运输效率。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示意,“凝聚态电池是开启宁德时代下一轮创新的里程碑。”
事实上,不只是宁德时代,欣旺达、蜂巢能源等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也已经意识到,想要改变现有的竞争名目,着实只剩下手艺创新一条路可走。
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欣旺达公布了全球*超快充动力电池闪充电池,具备“超快充、欣平安、特耐用”等特点,可以知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跨越1000公里的需求,而且只需要10分钟即可将电量从20%充至80%,让充电速率媲美加油速率。
蜂巢能源也不遑多让。龙鳞甲电池是蜂巢能源全新一代高平安动力电池系统化解决方案,应用热电星散、空间功效集成设计等手艺创新,实现了单体平安和系统平安的周全提升,在电池性能、制造效率和成本上体现出了更高的综合优势。
此外,亿纬锂能、瑞浦兰钧和中创新航划分展示了4695大圆柱电池、问顶电池和顶流圆柱电池,虽然手艺蹊径不尽相同,但基本目的均在于针对多元化场景探索创新手艺并做出差异化,以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03 下一代电池何时到来?
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循环寿命以及更高的平安性是动力电池手艺创新的*偏向,而作为*偏向的具象化产物,固态电池被寄予厚望。
相较于现有的动力电池,固态电池主要拥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平安性很高,液态电解质热剖析温度与隔膜融化温度在160℃以下,而固态电解质热剖析温度则跨越了500℃,险些不存在起火的平安隐患;二是能量密度显著提升,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理论值有望突破500Wh/kg;三是循环寿命大大提升,固态电池在充放电历程中险些没有锂离子的消耗,能让固态电池的容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固。
只管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但固态电池的生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凭证液态电解质含量,固态电池的生长路径可分为液态、半固态、准固态和全固态,但由于暂时无法攻克原质料、装备和工艺上的难题,大多数动力电池厂商选择优先研发半固态电池,这不仅相符动力电池厂商对于商业化的追求,同时也更容易实现量产。
好比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捷威动力首次展出了半固态电池。据悉,该半固态电池具有高比能、高平安、兼顾快充及循环性能,单体电芯能量密度到达300Wh/kg,25℃循环大于2500次,具备25分钟快充能力等,现在已完成开发验证,具备量产条件。
统一时间,卫蓝新能源首席科学家李泓也示意,卫蓝新能源开发的高能量密度的夹杂固液动力电池今年将在湖州工厂最先大规模生产,现在比能量跨越360Wh/kg,平安性显著提升。
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虽然看似遥远,但卡位战早已打响。早在2018年,日本新能源产业手艺综合开发机构就最先了对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介入者包罗汽车、动力电池和质料领域的23家企业和15所大学。
4月20日,韩国工业部示意,韩国政府及其头部动力电池厂商设计在2030年之前配合投资2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38亿元),以开发包罗全固态电池在内的先进动力电池手艺。
此外,在欧洲和美国也均已对全固态电池的生长制订了明确的指标和国家级的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只管生长全固态电池的意义深远,但其短板和现实问题也很显著,好比充放电效率很低、固态电解质难以轻薄化、原质料成本较高等等。
凭证一些汽车厂商的量产时间表,全固态电池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时间约为2030年前后:丰田设计在2025年前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日产设计在2028年正式投产全固态电池;宝马设计在2025年前推出应用固态电池的原型车,并于2030年前应用于量产车。
有一种看法以为,全固态电池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形态,同时也是动力电池行业中一个主要的分水岭和手艺制高点,“全固态电池普及之日,就是燃油车退出历史舞台之时”。
但在下一代动力电池尚未量产之前,一边稳住动力电池营业的基本盘,一边不停探索创新手艺,已成为动力电池厂商的共识。不外,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早期盈利基本消逝殆尽,动力电池厂商已然迎来了需要拼刺刀的时刻。
上一篇:马斯克拉响了警报-国际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