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正大动态 > 正大动态

中国最闪亮的小城,全球70%的人工宝石产自这里

在广西梧州,以往走在步埠路上,你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一身农民装束的男人,用塑料编织袋或半旧的皮包,装着十几斤闪闪发光的人工宝石,在珠宝店与老板交接货物、讨价还价。这些晶莹剔透的人工宝石,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亮。

云云神奇的情景,在当地人眼中却是早已司空见惯。

地处粤桂接壤处的梧州,向来被视为桂东门户;又因位于浔江、桂江、西江三江汇流之地,自古被称作“三江总汇”。40年来,一种不起眼的人工宝石在当地扎根、做大并成行成市,让梧州逐渐演变为网友口中“中国最闪亮的小城”。

现在,梧州市已生长成为天下上*的人工宝石加工和商业集散地,人工宝石的年产量超1000亿粒,占中国产量80%、全球70%以上,2021年综合产值达40亿元。

01

源自有时的“发家”

自然宝石数目希罕且价钱昂贵,通俗老国民很难为所欲为地放肆购置。但人工宝石就纷歧样啦,不仅外表雅观,价钱还低廉,知足了不少通俗人佩带珠宝的需求。许多中东的石油富翁喜欢用各式人工宝石来装点衡宇,印度人也爱用七彩宝石来服装自己,廉价的人工宝石在海内外颇受迎接。

现在,梧州人工宝石每年销售量以亿件计,远远跨越黄金、白银,是典型的小商品占有大市场。

人工宝石产业之以是能在梧州生长壮大,缘于一次有时。

1982年,香港宝石制造商人崔福明来梧州探亲探友。彼时梧州正处于改造开放浪潮之下,嗅到生长商机的崔福明,武断将宝石加工厂搬到梧州万秀区北环路小学,通过“校办厂”、来料加工的形式生长人工宝石加工事业,由此点燃了梧州人工宝石产业的“星星之火”。

得益于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和中国改造开放的“天时”,以及毗邻粤港澳水运交通优势的“地利”,一批港澳台宝石商人带着资金、手艺、装备相继来到了梧州,也动员了当地商人纷纷投身人工宝石行业。

今后10年,崔福明点燃的“星星之火”,迅速成“燎原之势”。

来自美国、沙特阿拉伯、韩国、意大利、墨西哥、印度等国商人云集步埠路,举行着人工宝石的商业。据梧州老一辈人工宝石商人回忆,2000年前后,梧州市区常住人口不外30万,而从事人工宝石加工的务工职员就跨越10万人。

随着行业壮大,原来“前店后厂”作坊式的店肆已经无法知足产业生长的需要。1993年后,梧州人工宝石加工逐步走向集群化生长。1999年,在一众宝石从业者的起劲下,梧州市宝石商会正式确立。

在宝石商会的提议下,梧州宝石城的建设项目被提上了日程,以“宝石城”专业市场,取代“宝石街”的游动式市场,让谋划者拥有牢固生意场所,竣事昔日散兵游勇的状态。

2003年,占地面积超2万平方米、内有商铺500多间的宝石城正式建成,这里也成为梧州人工宝石最主要的加工销售场所。

自宝石城建成投入使用后的近十年,梧州宝石产业迎来了喷井式生长。梧州市政府也顺应时势,将人造宝石加工业列入“十五”时代梧州市支柱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幅度降低水、电、地价,激励人造宝石商人扩大投资。

这一时期,梧州全市拥有宝石加工装备快要8 万台,每年加工宝石总量跨越60 亿粒,规格近一万种。原本镇静的梧州步埠路变得愈发烧闹。在相当很长一段时间里,步埠路日夜通明地响彻着宝石加工的声音。

那时梧州商贾辐辏、客似云来,无愧“天下人工宝石之都”的名号。

02

穿越“生长的阵痛”

繁荣之下,也隐藏着危急。

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严重依赖出口的梧州人工宝石行业当头一棒。大批外国客商退单,这直接导致了多家宝石公司库存严重积压,货款被拖欠甚至歇业。

金融危急的寒意,伸张至各行各业,也让梧州人造宝石产业链相对单一、产物低端趋一致弊病露出无遗。

耐久以来,梧州人工宝石产业主要集中在打磨、切割等低级加工领域,附加值并不高,再加上行业无序竞争,利润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加工时代造成的噪音、废物污染,也让四周的住民“苦不堪言”。

内外打击之下,梧州人工宝石从业者从*10万多人锐减至5万以下。昔日随处可闻、此起彼伏的磨石声,溘然幽静了。

连番袭击,让来料加工式的梧州人工宝石产业,面临“生长中的阵痛”。不外,梧州也没有就此幽静,而是痛定思痛,毅然转型。

事实上,人工宝石的利润低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在其降生之日便随同其中。要为做大做强人工宝石产业,梧州必须做出改变。

两位兄弟联手卖酒,不到一年就赴美上市?

为此,梧州市走出了要害两步。

*步是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人工宝石附加值。

早期,梧州当地人工宝石产业基本聚焦在人造宝石加工上,而上游的质料生产环节和下游的镶嵌饰品产业,基本上游离在梧州市场之外。单纯的人造宝石加工,赚到的利润,在整个产业链上少得可怜。

俗称“锆石”的立方氧化锆,是生产人工宝石最主要的原质料之一。2012年前后,梧州每年生产宝石半制品所消耗的立方氧化锆约4600吨以上,而这些原质料险些都源自四川、江西等地。

向上游延伸,自己就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的梧州在着力引入相关装备后,在本土自己生产立方氧化锆等原质料,削减外部依赖,进一步压缩成本。

向下游拓展,梧州从早先的从单纯模拟,转变为增强自主设计、充实挖掘人工宝石的附加值。

产业园生产模式,也是梧州人工宝石转型升级中的主要行动。梧州市已建成多个宝石加工园,可容纳宝石加工机械多达数千套。现现在,梧州人工宝石产业已从单一的加工产业集群,向集加工、制造、设计、商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集群转变。

第二步是擦亮“梧州宝石节”的金字招牌。

梧州宝石节始于2004年,原本作为向海内外推介人工宝石的主要窗口。酒香也怕巷子深,2008年金融危急后,梧州加倍重视宝石节的作用。

作为梧州市规模*、规格最高、介入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广的经贸会展盛会,梧州宝石节通过“节庆搭台,经贸唱戏”的形式,推动众多项目签约落实。

以宝石为媒,以节会友,梧州搭平台、聚客商、打品牌、旺市场、促生长。单是2022年的梧州宝石节,就签约项目25个,总投资达251.5亿元。

梧州宝石节举行十多年来,不仅成为人工宝石产业走向天下的窗口,更成为当地对外开放相助、经贸文化交流的主要平台,为海内外客商在人工宝石加工谋划和其他领域创业生长缔造了大量商机。

03

寻找“施华洛世奇”

还在生长壮大的梧州人工宝石产业并非毫无烦恼。人造宝石附加值低、过分内卷,依然是困扰着从业者的浩劫题。2015年《梧州日报》就曾刊文报道,由于产业生长遭遇瓶颈,行业内部过于内卷,当地宝石商人的利润低至只有5%左右。

向“施华洛世奇”学习、打造自己的“施华洛世奇”,成为梧州人工宝石产业突破自我的一大命题。

同为人造宝石身世,施华洛世奇以切割工艺和设计着名,其产物近些年在全球不停拓展市场,成为不少消费者眼里的“轻奢品牌”。除了通透的质地外,堪比钻石切割的精准工艺,也让施华洛世奇广受青睐。其经典的小天鹅项链,就连一些明星也爱不释手。

现在只要提起“人工水晶”,消费者脑海里想到的*个品牌就是施华洛世奇。不夸张地说,当下施华洛世奇将人工水晶珠宝做到了*,已然成为“人工水晶”的权威和风向标。

论历史,梧州已深耕人工宝石行业40年,论人工,梧州从业者众多;但从业者赚取的利润,跟施华洛世奇比,照样“小巫见大巫”。2022年,施华洛世奇业绩增幅创已往7年新高,销售额高达18.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39亿元。

归根到底,梧州人工宝石行业照样缺少具有招呼力和影响力的本土龙头品牌。

纵观中国人工宝石行业整体生长,品牌化水平普遍不高。梧州人工宝石从业者们,前期多以商业起身,在履历2008年金融危急后,才鼎力生长海内加工、批发营业;对于品牌的定位、工艺的提升,还缺乏通盘思量和足够的工艺研发投入。

众所周知,宝石首饰行业的大部门利润,集中在首饰镶嵌、饰品等产业链下游。有业内人士透露,通俗工人打磨出来的人工宝石低级制品可能只卖2元左右,但经由镶嵌加工制品牌饰品,一样平常可以卖到两三百元,升值空间过百倍。面临行业整体利润下降的大趋势,梧州从业者纷纷把眼光投向了宝石镶嵌业。

施华洛世奇的乐成,在于其精湛的工艺和巨额成本的营销,将原本100块钱的人工宝石,打造出价值1000块钱的绚烂效果;用水晶作为创作的元素和载体,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

未来,梧州人工宝石产业想要更上一层楼,还需在设计上多下功夫,打造自己的“施华洛世奇”。

参考资料:

1.经济参考报-广西梧州:"天下人工宝石之都"亟待突破困局

2.梧州日报-30余载岁月,梧州这张“天下人工宝石之都”的手刺日益响亮

3.新华网-“天下人工宝石之都”30年产业的“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