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正大动态 > 正大动态
华为造车,不做搅局者
造车话题又升温了,这次位于中央的是华为。
在4月12日的全球剖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被问到造车问题。他再次强调了华为的态度:不造整车,而是作为一个ICT(信息通讯手艺)供应者介入行业。他也先容了华为的设计:在今年继续和车企互助,推出搭载华为手艺的子品牌车型。
明星造车新势力从降生起就捕捉了不少瞩目,也收割了丰盛的资源。上一海浪潮还未消退,新玩家已经高调入局,小米号称要100亿美元all in,滴滴最先从车企挖人造车,甚至做扫地机械人的石头科技和做无人机的大疆也想分一杯羹。
华为在一片喧华中,沉稳得不适时宜。
这实在也相符华为一直以来的气概,紧握自己已经拥有的竞争力,在消费市场真正成熟前,不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华为固然清晰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是不能错过的风口。在对2030年的展望中,华为给出的想象很诱人:新能源汽车将占到50%,挪威、美国、荷兰等国已经确定会在2030年左右禁售燃油车,海内海南也率先宣布了2030年为退市时间点。趋势不言而喻。
华为走的蹊径偏互联网公司。他们把重心放在5G通讯模块、激光雷达等增量部件上,也研究了新电动新能源汽车的焦点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还押注无人驾驶手艺和车载系统,这些都是行业公认的大偏向。
华为并非没有造整车的实力,去年10月,轮值董事徐直军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特斯拉现在能做到的,我们都能做到。”但这并不是华为的长板,也不是他们的焦点竞争力。正如智能机生长到成熟期后,厂商们逐渐发现,掌握手艺的人才拥有话语权,汽车行业或许会走过相似的路径。要在一个手艺麋集型行业中无可替换,终究照样研发实力取胜。
界说者
4月17日对华为来说会是很主要的一天。他们和北汽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ARCFOX(极狐)互助的第一款无人驾驶汽车正式宣布。
华为在去年就和北汽互助推出了极狐的SUV ARCFOX αT,这是极狐第一款量产车,软件由华为大包大揽,用上了华为最新的MH5000 5G芯片,未来还会加入鸿蒙。今年它们和华为的互助由进了一步,极狐成为首款使用华为三个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电动车。徐直军示意,未来还会和重庆长安、广汽互助,推出新品牌汽车。
或许华为也没有想到形式转变云云之快,徐直军回忆时也颇为感伤。“汽车行业不停地发生转变,从原来简朴的电动汽车,要酿成一个自动驾驶的车。”
确立车联网实验室时,市场上还没有智能汽车和无人驾驶的看法,电动车也由于特斯拉刚刚进入人们视野。华为最最先想法也很简朴,研究和电动车相关的“三电系统”。
AI兴起和5G之后,车摇身一酿成了智能载体,甚至被追捧为手机之后的下一个入口,最先有造车新势力崛起,老牌车企最先推陈出新,新入局的玩家不仅要做三电系统,还要做芯片,做车载系统,做通讯网络——这难免让人回忆起昔时智能机行业混沌却充满生气的初生期。
但和手机差异,汽车的开发周期更长,对供应链和品质要求更严苛。它对资金的消耗也和手机不能同日而语,蔚来汽车6年亏掉了300亿元,特斯拉在确立17年后,才迎来自己的盈利财年。
在电动车的规模真正释放的前夜,切入整车制造过于烧钱,前途也暧昧不明。华为习惯稳重,现在更要一个钱打二十四个结。在行业初期就把资金扔进这台碎钞机,并非理智决议。
即便不造整车,华为也可以撑起自己的疆土。掌握车载系统平台、无人驾驶焦点手艺,现实上控制了系统和生态自己。
和博世藏在幕后差异,华为更希望走向前台。华为专门设计了LOGO,“Huawei Inside”,简称“HI”,用在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手艺的车上。
“HI”标志在去年Mate 40宣布会上担任了压轴角色,它也代表着“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华为的野心是让它成为“汽车智能化水平的一个证实。”
这是一个软硬件一体的方案,包罗最基础的盘算与通讯架构,前端到后端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系统,另有激光雷达、AR-HUD(前车窗增强现实仰面显示器)等全套智能化部件,芯片用的是麒麟,操作系统是鸿蒙。某种意义上,“HI”实在和早年手机背后的“Android”标志类似,甚至更近了一步,软件之外还掌控了焦点部件,可能会成为车企领域的高通。
虽然在整车领域郑重,但华为在无人驾驶领域动作激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总裁王军去年透露华为有上万人集中攻克激光雷达,要把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只有Waymo的三十分之一。他们想要尽快在行业中拿下一席之地。
不造车信誉能维持多久?
华为三番五次声名自己不造车,甚至对内发出狠话:谁要再建言造车,滋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类似的故事曾经上演。2002年,对于内部让造手机的言论,任正非发话:谁再乱说,谁下岗!但第二年华为就倾其全力投入得手机营业中。
华为在生意场上身段很柔软,这份“不造车”的文件有用期是三年。和手机差异,汽车行业生长更缓慢,三年足以能让华为看清形势。
更况且,华为若是要和车企互助愉快,首先得亮明态度:自己绝不做个横冲直撞的突入者和搅局者。
苹果吃过无人互助的亏。从乔布斯时代起,苹果就有一个造车梦。2014年,苹果确立“TiTan Project”,野心勃勃地想要造出苹果品牌的无人驾驶汽车。但在和车企谈互助时,苹果四处碰钉子,宝马、飞跃纷纷拒绝,畏惧自己沦为代工厂,还培育出一个强悍的对手,纷纷拒绝了苹果的互助。软件商和主机厂的玄妙关系可见一斑。
固然,苹果没有放弃这个梦想,今年外媒报道,苹果和起亚互助,设计在2024年生产10万辆汽车。
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偃旗息鼓,智能化、电动化、联网化的新能源汽车无疑成为下一个性感的新故事。
此时,智能新能源车的帷幕刚刚拉开,它既有浓郁的未来色彩,又能现实地吸纳海量资金和手艺职员,足以让所有人眼红。“汽车是一家公司科技实力最集中的体现,以是厂商们才会这样热衷造车。”一位剖析师告诉36氪。
华为若是能发展为智能电动车时代的博世,足以活得滋润而稳固。博世2019年的总销售额到达了777亿欧元,也许是华为昔时总收入的75%。
但博世履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生长,在燃油车成为主流后,才稳固住自己的职位。新能源汽车还处在逐鹿时期,厂商也好,“Tier 1”(车厂一级供应商)也好,名目远未落定。
在这小我私人人跃跃欲试的阶段,主机厂和供应商的联系并不牢靠。
起亚虽然和苹果互助,也有自己的盘算:他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无人驾驶手艺和电动化能力。现代(起亚母公司)早在2019年就和传统的电子零部件和系统供应商德尔福互助,和它的子公司Aptiv确立了自动驾驶合资公司。显然,无论是造车新势力照样传统车企,仍然想把焦点手艺握在自己手中。
华为最近3年不会涉及造车,3年之后,若是系统息争决方案销售不够理想,华为或许也会加入造整车的行列,这样才气让他们的软硬件真正融为一体。履历过智能机时代的青出于蓝,研发实力和资金充沛的华为或许并不需要太过忧郁。
上一篇:女性手游难出爆款,恋与即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