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正大动态 > 正大动态
主旋律作品扎堆,网络影戏不再「低俗」了吗?
本月初,一部以抗美援朝为靠山的主旋律题材影戏《浴血无名川》在业界激起了不小声浪。该片上线24小时内刷新爱奇艺站内多项榜单纪录,现在分账票房已突破2000万。
高分账离不开高投入的支持,映美传媒首创人、CEO吴延告诉毒眸(ID:DomoreDumou):“《浴血无名川》的成本约莫是通俗网络影戏的数倍,在同类题材中亘古未有。”在受众层面,该片旁观用户的平均岁数为37.7岁,突破了网络影戏普遍年轻化的受众圈层。
纵览今年第一季度网络影戏的票房分账情形,主旋律题材作品的显示也颇为亮眼。Q1共有15部影片分账突破万万,其中带有主旋律色彩的作品共有4部,比例靠近三成。
《还击》依附明星招呼力,分账成就全网排行第二;改编自真实故事的《扫黑英雄》是Q1唯逐一部豆瓣跨越6分的网络影戏;《绝对忠诚之国家利益》和《特种兵归来4替身风云》融合了军事动作要素,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就。
从2019年最先,在政策指导和自身升级的内外因素影响下,网络影戏领域涌现了大批关注现实、以主旋律为内容轴心的作品。细分而言,又可划为以《偷袭》《灭狼行动》《浴血无名川》为代表的军事战争类,和以《毛驴上树》《中国飞侠》《春来怒江》为代表的平民故事类。
相较已往“三幻”、怪兽、公版IP占有绝对主导的红海厮杀,主旋律题材已经成为网络影戏领域一条新赛道,能在类型、品质等方面给予未来更多想象。
对院网来说,2021年既是疫后产业恢复的主要时刻,也是响应“建党100周年”的又一“主旋律大年”。院线已经有《中国医生》《1921》《长津湖》等作品待映,可以预见,网络影戏领域也会制作更多符适时代大潮的作品。
01、从“低俗”到“正能量”
降生前五年,“主旋律”是网络影戏中缺失的类型。
“实在主旋律的影戏作品对内容的要求是对照高的,整个创作周期对照长,早年有一些网络影戏的拍摄周期短到不能想象,以是不太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优异的主旋律影戏。”奇树有鱼副总裁李思文告诉毒眸。
靠“蹭IP”来降低观众的认知门槛,靠暴力、色情等“擦边球”噱头来吸引眼球,是早年“网大”的财富密码。2015年片名山寨、一共只拍了10天的《羽士出山》凭28万投资撬动了1500万票房,投资回报率超出5000%。利润诱惑下,新入局的片方普遍倾向快速复制过往乐成项目,并没有拓展新类型的意愿。
据《2018中国网络视听生长研究讲述》,2018年的动作、悬疑、恋爱类影片合计占网络影戏播放量67.8%,讲述所选出的“TOP20”里没有主旋律的身影。
代表官方声音的《人民日报》2018年曾发文指斥“网络大影戏佳作欠奉”,示意那时的网络影戏“给人留下质量普遍低下、品位普遍低俗的印象”。“低俗”的网络影戏和需转达“正能量”的主旋律险些南辕北辙。
到2019年,行业迎来了一次洗牌。
年头,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网络视听节目信息立案系统升级的通知》,要求投资总额跨越100万元的网络影戏,相关挂号信息及成片都要经省级广电行政审核,作品要履历两次立案和两次公示。此前网络视听内容则一直由视频平台统一报备和自审,广电只是不定期抽查。
被周全纳入广电羁系系统,审核时长增添,意味着过往一些钻审查破绽的低俗作品无法开机,“跟风”、“快钱”的思绪不再可行。
另一方面,网络影戏从业者不再只面临平台和观众,也需要和体制打交道,有关主旋律的制作需求随之而来。一位资深从业人士就向毒眸透露,那年广电有关部门就和多家视频平台、制片单元举行了深入接触,提出了要做主旋律作品的建媾和指导偏向。
2019年正好是“献礼大年”,视频平台也需要肩负献礼义务、弘扬主旋律。《中国新闻出书广电报》曾发文称,“在新中国确立70周年之际,网络视听平台也迎来新的时代使命,要自动确立起劲正向的话语系统……”
而网络影戏正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门。同年首届“中国网络影戏周”举行,网络影戏的定位随之发生了些微转变。流动上网工委团结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大平台宣布了团结倡议,《倡议书》开头即为“为推动网络影戏在新时代肩负新责任”。
第一批主旋律题材的网络影戏在十一节庆前后上线。从“第一书记”视角展现精准扶贫的《毛驴上树》,改编自唐山大地震真实故事的《大地震》,讲述西藏戍边事迹的《我的喜马拉雅》……让行业感应振奋的是,“主旋律”作品取得了市场和观众认可,《毛驴上树》和《大地震》的票房收益都突破了万万,而《我的喜马拉雅》豆瓣评分高达7.7。
仅仅一年后,主流官媒对网络影戏的态度就从“批判”酿成了“点赞”。《人民日报》团结爱奇艺打造了“正能量精品网络影戏剧场”(上述三部影片及《我的爷爷叫开国》入选),并宣布谈论称“网络影戏正在介入主流文化建构”。
疫情让网络影戏的生长大幅增速,主旋律题材继续增多。聚焦通俗劳动群体“外卖小哥”的《中国飞侠》、展现民族抗战的《奇袭隧道战》、讲述赈灾救人的《芬芳》等作品都是过往罕有。
不止一位从业者告诉毒眸,主旋律题材的涌现和行业生长历程密不能分。吴延以为,“只有当行业到达一定的成熟度时才具备响应的创作条件。它既要能展现细小现实之处的美妙,也要能有名目有情怀,还需具备一定的商业性。”
主旋律和商业类型元素的融合,让相关影片也能跻身票房榜前线。军事动作题材的《偷袭手》在2020年票房总榜上高居第六,2021年Q1的几部影戏也再次印证,主旋律能够被观众普遍认同。
02、时代趋势兼容院网
2010年前,中国影戏“主旋律”和“商业化”泾渭明白,前者只认真价值观输出,后者则强调娱乐性。这一征象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主流影戏”问世成为历史。
从群星搜集的《开国大业》到主打小我私人英雄主义的《战狼2》,从以小切口讲大时代的《我和我的祖国》到工业化标杆《金刚川》,主旋律已经成为现在影戏市场的吸金利器。近年《战狼2》《红海行动》和《八佰》都是上映昔时的内地票房冠军。
市场显示背后映射着全民性的“大国崛起”心态。2020年的疫情处置和中国国际职位逐步上升,正在给予观众更多“文化自信”。这些转变趋势,也推动着网络影戏最先探索主旋律题材。
“网络影戏和院线影戏只是渠道差异,它们都得相符在统一时代下的大趋势。”李思文向毒眸剖析。
一直以来,网络影戏自带互联网的“分众”基因,“三幻”、怪兽、东北笑剧等热门题材也都是针对特定用户喜欢的产物,但现实上,“主旋律”是最能触及“民众”的品类,能接触到的观众层面最广,最有可能发生全民共情效应。
去年《我和我的家乡》《夺冠》《金刚川》等主旋律影戏都斩获了不俗票房成就,这类题材的市场潜力被再次确认。据统计,今年已定档或即将上映的献礼影片数目靠近20部,以抗疫和抗战为题材的影片数目占比最高,到达了71%。
在网络影戏领域,内容生产逻辑正在逐渐向院线靠拢。选材方面,在院线受到追捧的新式“主旋律”不会由于渠道转移到线上就失去吸引力,近期《浴血无名川》成为爆款就是最好证实。
成本方面,由于疫后市场空间的扩大,高票房网络影戏数目增多,制作成本已经不再是扩展题材类型的限制。投资1000万以上的项目在2018年仅占整年上新影片的2%,2020年已到达12%。
从已公然的信息来看,今年已定档或开机的网络影戏另有讲述扶贫故事的《绿皮火车》《玛尼堆的秋天》,军事战争题材的《1944:冲出战俘营》《生死阻击》《雪豹之暗战天机》等等。
从更久远的角度来看,院线和网络两头,也许将会承载差其余主旋律作品类型。
在政策提倡的气氛中,院线主旋律影片大多有投资高、卡司强的头部化特征,需要借助类似国庆这样的档期来挣得更多票房。
网络影戏得益于线上渠道的天真性,不受档期桎梏,体量相对较轻,能够容纳更多“小而精”的主旋律作品。譬如前文提及的诸多扶贫、小人物、特定人群影片,在院线较难收获关注,却能在线上释放潜能。
时效性方面,网络影戏的“短周期”特征也是一项优势。在2020年,线上就泛起了《新冠恋爱故事》《疫战》《一车口罩》等多部抗疫主题的网络影戏,而CCTV6团结湖北广播电视台出品的“首部战疫纪录影戏”在2021年才和观众碰头,公映已是武汉封城一整年后。
从题材多元化的角度考察,现在在网络影戏领域,“主旋律”和“现实题材”险些指向同类作品,两个看法高度重合。这主要是由于除了革命历史,“主旋律”的唱响也异常需要贴近时下的新鲜话题来流传社会正能量。
这同时也说明,网络影戏的题材创作空间还没有被彻底激活,还没能发生类似《我不是药神》《少年的你》等反映社会更多侧面的现实主义作品。这类影片加倍需要优异的剧本支持,并非单靠提高成本、优化特效就能完成,或许会是网络影戏在未来要继续修炼的“内功”。
下一篇:高圆圆,悄悄下场做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