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正大动态 > 正大动态
电影商场,续集难当
本年的电影商场,到现在为止,没有大惊喜,只要小疲乏。
《漂泊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之后,便是《银河护卫队3》和《速度与热心10》,续集电影撑起了大半壁河山。
接下来,续集电影或许会更多。它不仅占用了好莱坞大部分精力,连我国电影公司们也把这种流水线引入了过来,博纳推《红海举动2》、《智取威虎山前传》和《传说》,光线传媒对这几年成功的国漫悉数出续集,连韩寒都要做《奔驰人生2》了。
未来一两年的各大中心档期,续集扎堆,将会成为我国电影商场的新常态。
电影观众们日渐进步的观影需求,【挡】不住商场扎堆出续集的求稳心态;可是,大面积缺少原创力的续作,能否【当】得起电影商场正向循环的复苏任务?
01 续作年代降临
行将完毕的上半年,我国电影商场,总共上映了260多部电影,只要4部票房超越10亿元,与上一年适当;其间有三部来自贺岁档,全体看来比上一年好不了多少。
最近一部“小爆”的电影,是《速度与热心10》,上映挨近1个月,累计票房9个亿。再往前,则是漫威的《银河护卫队3》,上映超越1个月,票房挨近6个亿。
我们应该看出来了,本年以来的电影商场,续集撑起了大半壁河山。票房亚军《漂泊地球2》、票房第三名《熊出没·伴我“熊芯”》,以及其他票房过亿元的《阿凡达·水之道》、《蚁人3》、《蜘蛛侠:纵横世界》、《黑豹2》,都是续集电影。
当然,这仅仅是个开端。今天正式上映的《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兴起》,蓄势待发的《闪电侠》,有望在本年引入的《碟中谍7》、《沙丘2》等,性质也差不多。
这一招,也从好莱坞引入到了我国电影界。接下来一段时刻,我们在电影院看到的国产电影,将有适当一部分,也是续集。
其间,博纳影业持续与香港导演深度绑定,出资《红海举动2》、《智取威虎山前传》和《传说》(《神话》的续集)等项目。
我国电影则与冯小刚和徐克协作,别离推出《非诚勿扰3》、《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
光线传媒经过《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和《大鱼海棠》,尝到了国漫的甜头,票房、口碑双丰收,未来将持续推出《哪吒2》、《姜子牙2》、《大鱼海棠2》。
北京文明和华谊兄弟,近年来颓势显着,忙着处理内忧外患,手里只剩下存货。前者的《封神三部曲》,*部方案7月20日上映;后者有大IP加持的《美人鱼2》、《上一任4》,当然也包含或许难见天日的《手机2》。
除了这些老牌电影公司,就连商场上的新锐电影公司们,也都打起了续集电影的主见。
韩寒的亭东影业,《四海》扑街后,方案推出《奔驰人生2》;联瑞影业则方案出资《人生大事2》、《旁若无人2》,后者是网络电影首度反向开发院线续集的全新测验,为续集电影商场带来更多或许性。
与此同时,麦特影业、上狮影业推出《爱情神话2》,北京精彩推出《雄狮少年2》。这两款续集电影的前作票房均为票房为2亿 ,不算爆款,但凭仗优质内容获得了必定的观众根底。
当然,还有一些商场上并非干流的电影公司们,开发续集著作,企图保存商场位置,如《除暴2》、《无名之辈2》、《扫毒3》、《拆弹专家3》、《叶问5》等。特别是终究这部,引发了网友的张狂吐槽,《叶问4:完结篇》中,主角现已被终结了,莫非还要玩《速度与热心》里全员复生的套路?
02 求稳的引诱
影视本钱之所以乐意炒冷饭,很重要的原因是,续集电影如同更简单票房大卖。
据斑马消费计算,2020-2022年,国内电影票房TOP10中,2020年续集电影2部,2021年多达6部,2022年亦有5部;而在TOP5中,2020年和2022年均有2部,2021年多达3部。
2023年,这种趋势相同显着。到现在的票房TOP10中,续集电影到达4部,TOP5中占了两部。其间,《漂泊地球2》斩获票房40.29亿元,跻身我国电影票房总榜前十,这个电影IP的商业价值,或许仅次于《战狼》和《唐人街探案》。
经过系列电影的制造,构成电影IP之后,还能够经过改编权转让、衍生品出售等方法发明更多的经济价值。
《唐人街探案》向漫威看齐,推出了系列剧集;《漂泊地球2》周边9天*过亿,授权玩具火得乌烟瘴气,就连十分小众的电影手记图书,也在电商途径遭受抢购,上市几天就断货,需求加价才干买到。
这些IP产品丰厚了粉丝的品牌认知,进一步提高其忠诚度,又能够反哺续集电影。《战狼》系列、《唐人街探案》系列、《漂泊地球》系列,票房节节攀升,就很好地说明晰这一点。
当然,站在当下这个时刻节点来看,之所以续集电影越来越多,也与电影商场仍处于困难复苏之中,出资、发行方更求稳,很难挡住做“影N代”的引诱有关。
近年,电影商场全体体现疲软,且两极分化严峻,人流量显着在向更抢手的档期、更头部的著作会集。
据斑马消费计算,10亿 影片早年几年的16-17部,锐减至2022年的8部。20亿 票房的体现更糟糕,之前最高可达7部,2021年和2022年,仅剩3部。
正常年份,比如说2019年,票房冠军超越50亿元,往下走,40亿、30亿、20亿、10亿、几亿元等级的都有几部,相对均衡。
到现在,这种梯度分配的均衡格式被打破,2023年以来,《满江红》、《漂泊地球》超40亿元,后边的根本断档,第三名《熊出没·伴我熊“芯”》不到15亿元。
电影公司们的大制造,只能到贺岁档、暑期档去挤个头破血流,要么成功、要么失利,让本来就高风险的影视出资职业,秒变赌场。
这种分裂的商场状况,加重了影视公司们的成绩动摇。这几年,我国电影、博纳影业、万达电影、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北京文明等公司成绩如坐过山车。
韩寒的亭东影业前几年赚得盆满钵溢;2022年《四海》扑街,连带一众协作公司亏本;本年成为五一档*的赢家,应该又能够“支棱”起来。
在这样的商场布景下,老牌巨子和影视新势力不断比武,本钱越来越惧怕把钱花在未验证的“构思”上,因此,无论是对出资方、片方仍是发行方而言,推出续集影片好像都是一笔合算的生意。
03 全赖续集难当大任
那么,靠短平快的续集电影,能否担得起影视职业长时间开展的重担?答案是,只要IP、没有绝活儿的话,很困难。
近年来,多重限制要素叠加,导致观影需求急剧萎缩,2022年城市院线观影人次7.12亿,同比下降39.8%。
本年春节档迎来时间短的昌盛后,电影商场并未像其他职业相同迎来复苏,五一档总票房仅有15.19亿元,远不如2019和2021年的水平。
消费场景康复了,你能够马上去游山玩水,当即去餐厅大快朵颐,但当你走进电影院,却发现没什么电影可看,商场严峻缺少好的内容供应。
要想从头将观众拉回电影院,只能依托优质内容持续激活观影热心,且这一进程必定很绵长。
这首要是因为,电影商场具有必定的滞后性。推出优质内容-招引观众进入影院-电影工业盈余-影视公司活跃出资好内容-招引更多观众,构成正向循环,才干逐渐推动电影职业复苏。
这个进程,少说得一两年,真实走出一个正向周期,最少得两三年,算是一切消费职业中传导链条最长的板块。
在这特别的商场布景下,电影公司们纷繁要点布局续集电影,能否改变这种颓势?
有前作珠玉在前,观众对续集电影抱有更高的等待,需求更优质的内容反应,才干满意心思预期。
与之相对应的是,与原创剧本比较,续集电影要想在与前作*结合的根底上,带给观众更多新鲜感,难度可谓是适当大。
从此前推出的多部续集电影来看,在对剧本创作要求更高的情况下,许多创作者往往会为了仿制前作的成功,不再寻求新鲜感和完好度,而是套路化严峻,使得续作人物单薄、节奏差、剧情弱,拉低IP水准。
不要只看到《漂泊地球》系列的成功,《熊出没》系列的渐至佳境,实际上,本年以来被批判最多的商业大片,正是前段时刻引发观影热潮的《速度与热心10》。
续集电影中,失利事例也适当多,比如说《捉妖记》。《捉妖记2》本来被寄予厚望,但上映后被吐槽平凡到只剩卖萌,导致本来方案的第三部未能顺畅推动。前几年,徐峥的囧系列曾大获成功,但续作一部不如一部,再加上环绕徐峥的争议不断,这个IP的热度早已冷却。
当然,唐探系列也没好到哪去,尽管陈思诚一开端便有将其打造成IP的主意,票房也再创新高,口碑却越来越低。
当年的头部电影姑且如此,在当下电影票价日渐增加、顾客愈加理性的电影消费新年代,假如续集电影质量一般,仅靠情怀支撑,便很难呈现预期中的大迸发。
到时,那些为了圈钱而进场的出资方,也很难再持续掏钱出资续集电影,重启电影商场复苏的重担,终究仍是要交到仔细做产品的公司和电影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