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公告动态 > 投资资讯 > 投资资讯

满大街的「BM女孩」,到底取悦了谁?-外盘期货

炎炎夏日,女孩们的身体焦虑又到达了巅峰。

前有锁骨放硬币,后有反手摸肚脐,今有“辣妹都在穿BM”。所谓BM,实在是意大利品牌Brandy Melville的首字母缩写,“BM风”则是由该品牌的单品特点衍生出来的穿搭模版,这种气概主打“短、紧、露”,且所有衣物只有一个XS尺码,有的上衣,甚至比童装还迷你。

正因云云,瘦是BM女孩的*道门槛。BM短裙的腰围,严苛到只有58厘米,风靡一时的BM体重对照表上,身高160厘米对应的体重是43kg,身高150厘米对应的体重只有33kg。

而凭证国家最新宣布的《第五次中国国民体质监测公报》,20-24岁中国女性平均腰围约莫为72.8厘米,25岁至29岁的女性平均腰围74.4厘米。换句话说,得瘦到离谱的水平,才气穿上BM的衣服,无形中给女性划定了自然结界。

除了瘦,BM女孩还得相符“白 幼”的审美尺度。为了招募到更多高颜值的伙计,BM爽性把招聘改成了一样平常事情,治理层在店里黑暗考察,看到形状相符的主顾,就会按下按钮,高薪请女孩来上班,为了保持*形象,BM还会要求伙计天天上传自己的OOTD(今日穿搭),为BM做野生代言。

逐渐地,穿上BM的衣服,在潜移默化中成了一种身体炫耀。作为海内BM女孩的“重灾区”,社交媒体上有无数晒BM穿搭的女孩:有人po出穿BM小码衣服的照片,一边志自满满,一边diss别人“穿不下还酸”;有人为瘦身走火入魔“帕梅拉 瑜伽,挑战7天穿上BM衣服”;有人陷入低人一等的自卑情绪“我身高168厘米,55千克,不配当BM女孩”。

BM乐成挑起了一场女孩地下战争,诱惑女孩们自动攀爬“BM girl”这座岑岭。BM早已不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张受迎接的标签,一个雌竞胜利的证实,靠着连续“洗脑”,BM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

曾经有个全网热议的话题:“中国女孩何时才有‘穿衣自由’?”谈论区热闹特殊,网友们知无不言,却没有谁能给出一个明确谜底。

01 把“小码”当卖点,BM若何风靡全球?

北美?比美?白妹?都不是。BM的完整拼写为Brandy Melville(以下简称BM),是1970年于意大利确立的女性服装品牌。

谁能想到,BM降生的初衷是为了给买不到合身衣服的小码女孩,人有高矮胖瘦,有大码品牌也该有小码品牌,这本是值得提倡的审美多元化的证实,然而,BM在厥后却溘然换了“人设”,从设计到营销,都与初衷南辕北辙。

2009年,BM进入美国,在洛杉矶韦斯特伍德开了*家门店,欧尤物骨架偏大,许多小个子女孩并不能买到合身的单品,Brandy Melville的泛起犹如“实时雨”。

加上它的衣服聚集了碎花、卡通、格子等少女元素,价钱也相对平民,每件衣服均价在10美元-40美元之间。性感活跃的气概与较为低廉的价钱,让BM“收割”了大批青少年粉丝,在美国高中,BM代表着一种时尚潮水、生涯方式,穿了BM才气被接纳。

BM也很明白“审时度势”,他们会给青少年关注的明星、博主寄成箱的衣服,并约请一些女孩成为BM Girl,将她们的穿搭分享发到官方账号上。包罗星二代Kaia Gerber、超模Jenner Kendall、明星Taylor Swift,都曾穿着BM举行街拍,堪称行走的“种草机”,行使明星的粉丝效应,BM的着名度与日俱增。

在Instagram上,BM的美国区账号吸引了跨越300万粉丝,相关标签的发帖数达70万。2014年,BM的年度销售额到达12.5亿美元,2014年到2017年间,BM的年销售额增进率一度高达20%至25%,成为美国人气增进最快的少女品牌之一。

然而,尝到甜头后,品牌非但没有调整“one size fits all”的口号,反而刻意将其拥护到底。这种“排他性”做法,反而让BM特色加倍鲜明,乐成筛选出了与品牌对标的忠实粉丝群体,加上单一尺码战略可以有用降低库存治理的成本,BM可谓“一箭双雕”。

网络云云蓬勃的年月,BM的“盛名”,让海内的万千女性也摩拳擦掌。2020年6月,BM在上海、香港开出了两家店,熊熊燃起了时髦精们的热情;2021年,BM在北京开店,营业当天近3万人排队,店内挤满了全北京最瘦的女孩们;2023年,BM在成都开出内地第三家门店,当天客流4万 ,销售额高达200万。

BM在中国的流传方式,和外洋如出一辙:让明星、博主带货;选用与职业模特身体、长相媲美素人或网红当伙计,高频分享一样平常穿搭,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差其余是,BM在西欧属于青少年*,在中国则是面向全体女性。这是由于,亚洲对于“白瘦幼”的审美追求更为狂热,加上这几年的健身热潮,BM名目对身体的“高尺度”,恰好知足健身女性“秀”的需求。

不费吹灰之力,BM轻轻松松就设计了一场*的消费陷阱。

02 步步为营的审美圈套,BM走红下的另一面

事实上,BM的乐成并没有外面看起来这么“简朴”。

中国口腔隐形正畸品牌可丽尔博士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启明创投独家投资

为了将BM包装成“*身体”的象征,BM将对女性的“洗脑”运用到了*。今年4月,美国HBO推出的BM品牌纪录片,就披露了BM背后的诸多故事,每个都足以引发品牌地震。

从一最先,BM就明确将消费群体框定了20岁上下的女孩,以是BM只挑选特定类型的年轻人作为伙计。若是经常浏览BM的官网官博,就能发现,BM官方宣布的所有照片中,险些都是白人女孩,BM家线下招聘的销售员也是齐刷刷的白人女孩,个个长相甜蜜、又高又瘦,她们不仅是行走的BM服装模特,也是免费的宣传资源。

BM的高层曾公然示意黑人是原始人,黑人或胖女人身穿BM的衣服会损害品牌形象,意大利总部明令阻止黑人应聘,绝不掩饰“种族歧视”和“身体羞辱”的看法。

在海内,BM则是同样的套路,用高达80元/小时的薪资和「只收帅哥玉人」的噱头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兼职。社交媒体上以能够去BM兼职为荣,甚至另有许多人专门去店里拍摄伙计的照片,殊不知这一切,本就是BM乐见其成的。

时间一长,“被BM约请成成伙计”、“穿BM的就是玉人”,自动等同于对颜值、气质的认证,引得众多年轻人趋之若鹜。

然而,一切运气的馈赠,都在黑暗标注好了价钱。将BM女孩进一步符号化后,BM伙计被要求天天拍摄门店气概照片,这些照片都被发送到了焦点治理层和店长们的群聊,并被划分三六九等——最漂亮的女孩,时薪最高,可以住*的宿舍,享受奢华旅游;而一旦被判断不符气概,则立马遭到开除,摒挡走人。

这种“不平安感”,迫使女孩们陷入无尽的内讧,为了守住自己的职位拼命节食甚至绝食。女孩们的“挣扎”,换来的却是治理层的得寸进尺——从只要求拍全身照,到厥后要拍胸部、大腿、脚踝的特写,这些照片最后成了男性高管们群聊里的娱乐谈资,有不少女孩甚至遭到性侵。

最取笑的是,作为一个天下级企业,BM的服装设计毫无专业性。BM的创意,来自伙计、主顾身上的衣服,或者约请“BM girl”去天下各地选品,逛种种服装店或工厂,再凭证这些女孩的选品,打版并生产,省了不少气力又能收货营销奇效,而BM所要支出的,不外是买下女孩们穿搭的几十美金,或者三四个女孩的机酒花销。

到了售卖环节,BM更是摸透了“饥饿营销”的精髓。每次上新,悦目的名目备货都不多,有些热门款几分钟就会售罄,因此,即便对有些名目拿禁绝,但为了防止痛恨,女孩们照样会*时间下单,BM由此坐稳了“白瘦幼天花板”职位。

纪录片中还稀奇提到,BM在中国甚至亚洲市场斩获伟大乐成,品牌出海之路到达一个新的里程碑。

而在BM的推波助澜下,海内女装市场的设计趋势,也变得越来越“畸形”。

03 小码女装成为主流,穿衣自由何时到来?

不难发现,这几年,女装的设计越来越偏向“小码至上”。

一向主打恬静的优衣库直接把自己酿成“BM平替”,上架的新款T恤不再是随性的正肩基本款,而是一排五颜六色的BM风短款,一些女装做的比童装还小;就连阿迪达斯、GAP、耐克等休闲运动品牌也纷纷跟进,打造新“运动BM风”;连带批发市场的脱销款型也受到影响,走起了“紧身辣妹风”,许多商家不约而同地将大码悄悄镌汰。

在这种大环境“熏陶”下,市面上的女装尺码逐渐“缩水”,“100多斤需要穿XL码”“M码和以前XS码一样大”等成为了许多女性的亲身体会。有网友发帖称,自己从网店购置了L码女装,全家中能穿上的只有10斤重的小狗。

为了追求与尺码对应的“理想身体”,BM女孩们支出了太多,包罗太过节食、吃减肥药、催吐等措施“削足适履”,由此引发的悲剧数不胜数。

《都市快报》曾有报道,来自杭州的女孩晴晴(假名),身高158,体重95斤,*算不上胖,但自从买了一件S号的BM气概套装后,她就发生了严重的身体焦虑.

晴晴决议减肥,目的定为82斤,减肥到后期,天天只吃一顿饭,短短两个月,晴晴瘦了11斤,支出的价值是康健。急性减肥手法带来的不仅仅是血虚、低血糖、低血压等身体性能的下降,还会泛起浮躁、抑郁等一系列情绪问题,晴晴最终决议“悬崖勒马”,住手了瘦身设计。

像晴晴这样推行“要么瘦,要么死”的女孩,在社交媒体上另有太多太多。衣服本该服务人,而不是约束人,“缩水”本该多样的穿衣自由,是对女性身体的审讯和霸凌。

截图/微博、小红书

要知道,人的肚子,装着肠、胃、胰腺、肝脏、胆囊、肾等主要器官,而女性的腹部中,还装有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需要身体储存更多的脂肪给予珍爱,有“小肚子”是再正常不外的事;由于骨盆的存在,大腿和小腿腿骨之间,自然有一个角度,它会使腿部有些弯曲,腿不直才是人世常态;雌激素的存在,会让女性的下半身更容易聚积脂肪,这些都是自然的心理组织。

错的从不是我们的身体,错的是对于美的狭隘尺度、扭曲界说,是品牌在利益驱动下无所不用其极的“PUA”,我们要做的是保持苏醒,而不是任由不正常的尺码引发身体焦虑,被动走入自我审讯的怪圈,掉入商家挖好的陷阱中。

小码只是一个选项,而不是尺度。对优美认知的条件,是对自己认真而不是对他人的眼光认真,愿所有女孩都能真正实现“穿衣自由”。